



时间:2025-05-22 关注公众号 来源:网络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等十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防范和处置虚拟货币交易炒作风险的通知》,虚拟货币不具有与法定货币同等的法律地位,其交易行为不受法律保护。值得注意的是,虽然私人持有虚拟货币本身未被法律明确禁止(如文档5中厦门法院的案例),但任何涉及虚拟货币的交易、兑换、流通等商业行为均属于非法金融活动。
交易中介平台:提供虚拟货币交易撮合服务的平台,可能涉嫌非法经营罪
投资理财渠道:以虚拟货币为标的物的理财产品,构成非法集资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
跨境支付工具:利用虚拟货币进行跨境资金转移,可能触犯洗钱罪名
2023年9月厦门思明区法院的判例显示,对于单纯持有虚拟货币的民事纠纷案件,法院可能认定其财产价值。但这一司法实践并不改变虚拟货币交易的非法性,仅限于处理离婚分割、遗产继承等纯民事案件。
当前市场上常见的"虚拟货币质押生息""区块链理财项目"等新型玩法,本质仍是非法金融活动。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全国公安机关侦破的虚拟货币相关案件中,83%涉及诈骗犯罪,涉案金额达230亿元。
建议普通投资者保持清醒认知:
- 拒绝出租个人账户参与代币流转
- 发现可疑平台及时向金融监管部门举报
随着区块链大数据分析技术的进步,监管部门已建立虚拟货币追踪系统。2025年3月上线的"链上监管平台"实现了对主流虚拟货币的全流程追溯,这使得任何试图规避监管的资金流动都面临更高风险。
在数字经济时代,合法合规的数字资产投资应回归银行理财、公募基金等持牌渠道。虚拟货币的去中心化特性虽具技术价值,但其金融属性在我国现阶段仍属禁止范畴。
以下是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虚拟币受法律保护吗"延伸的3个相关问题及解答:
1. 在中国买卖虚拟币存在哪些法律风险?
根据《关于进一步防范和处置虚拟货币交易炒作风险的通知》,虚拟币相关业务活动(包括交易、兑换、信息中介等)均被认定为非法金融活动。参与虚拟币买卖可能面临以下风险:
- 财产不受法律保护:交易纠纷或平台跑路时,司法机关可能不受理相关诉讼;
- 刑事责任风险:若涉及非法集资、诈骗、洗钱等行为,将被追究刑事责任;
- 行政查处风险:个人参与交易虽暂未明确入刑,但可能面临资金冻结或行政处罚。
2. 个人持有虚拟币是否合法?
根据现有政策,单纯持有虚拟币不违法,但需注意:
- 非经营性交易争议:2023年厦门法院案例曾支持个人非经营性交易的财产权益,但此观点尚未形成统一司法标准;
- 资金流向监管:银行若发现个人账户涉及虚拟币交易,可能暂停服务或上报监管机构;
- 投资风险自担:价格波动导致的损失需自行承担,法律不保障虚拟币价值。
3. 遭遇虚拟币诈骗如何维权?
若因虚拟币交易遭遇诈骗,可采取以下措施:
- 保留证据:保存交易记录、聊天记录等;
- 报警处理:向公安机关报案,但需注意:
- 若交易本身违法,可能影响案件受理进度;
- 虚拟币作为“非法财物”可能被追缴或没收。
- 民事诉讼限制:因交易违法,法院可能驳回合同纠纷等诉讼请求。
小编建议
中国对虚拟币交易采取“禁止金融活动、默许个人持有”的政策。任何营利性交易、兑换、平台运营均属非法,普通民众应避免参与,已持有者需警惕政策风险。如涉及违法犯罪行为(如诈骗),仍可追究行为人法律责任,但虚拟币本身可能不被认定为合法财产。
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若侵犯到您的权益,可联系我们删除。(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网站)
电话:13918309914
QQ:1967830372
邮箱:rjfawu@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