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2025-04-18 关注公众号 来源:网络
根据最新数据,截至2025年,全球已有至少10个国家明确颁布法律禁止加密货币交易,主要出于金融稳定、反洗钱及防欺诈等考量。以下是具体名单及背景:
- 中国:自2021年起全面禁止加密货币交易和挖矿,政策持续收紧,2025年仍属严格禁令国家。
- 俄罗斯:长期严格监管,2025年进一步清理比特币挖矿并禁止个人交易。
- 伊拉克:2025年新增加入禁令名单,旨在防范金融系统风险。
- 埃及:禁止加密货币交易及挖矿,违者可能面临监禁。
- 阿尔及利亚:2025年明确将加密货币定为非法,银行不得提供相关服务。
- 孟加拉国:长期禁止交易,2025年新增对加密货币广告的封禁措施。
- 尼泊尔:禁止加密货币交易,但允许部分区块链技术应用。
- 阿富汗:塔利班政权以“违背伊斯兰教义”为由全面禁止。
- 摩洛哥:2025年通过新法案,将加密货币交易定性为违法行为。
- 玻利维亚:禁止加密货币作为支付手段,但允许技术研究。
部分国家虽未直接禁止交易,但通过限制金融机构服务、关闭交易所等方式实施“隐性禁令”:
- 印度:2025年仍处于政策摇摆期,虽未完全禁止,但银行被禁止为交易所提供服务,实质上阻碍交易。
- 土耳其:2025年初颁布禁令,禁止加密货币作为支付工具,但允许持有。
- 尼日利亚:2025年重启禁令,此前曾短暂开放,现因市场波动再次收紧。
- 哈萨克斯坦:曾是挖矿大国,2025年禁止加密货币交易,但保留技术出口。
- 沙特阿拉伯:禁止公民参与交易,但允许企业探索区块链应用。
各国禁令的核心动因可归纳为三点:
1. 金融稳定:如中国、俄罗斯担忧加密货币价格波动冲击传统金融体系。
2. 反洗钱与监管:埃及、孟加拉国等国强调加密货币易被用于非法资金流动。
3. 技术风险与公众保护:伊拉克、摩洛哥等国认为普通投资者缺乏风险识别能力。
据中新经纬报道,截至2025年,全球已有51个国家和地区对加密货币采取不同程度的限制,其中约30%属于显性或隐性禁令。专家提醒,投资者需密切关注目标国家政策动态,避免因监管变化导致资产冻结或法律风险。例如,2025年新增禁令国家如伊拉克、摩洛哥,其政策执行力度显著增强,曾有投资者因跨境交易被追责的案例。
小编建议
加密货币监管的“全球版图”仍在快速演变。尽管部分国家如乌拉圭、新加坡采取开放态度,但禁止阵营的扩大化趋势不可忽视。对于普通用户而言,了解所在国政策、选择合规渠道至关重要。未来,随着技术发展与监管框架的完善,这一领域的博弈或将进一步深化。
根据2025年的最新数据,完全禁止加密货币交易的国家包括:
- 中国、卡塔尔、沙特阿拉伯、伊拉克、埃及、阿尔及利亚、孟加拉国、尼泊尔、阿富汗、摩洛哥、玻利维亚、俄罗斯。
这些国家通过法律或行政命令直接禁止个人和机构持有、交易或兑换加密货币,部分国家(如中国)甚至严打相关技术应用(如比特币挖矿)。
---
部分国家未完全禁止加密货币,但通过限制金融和法律服务实施隐性禁令,例如:
- 土耳其、印度尼西亚、尼日利亚、哈萨克斯坦、黎巴嫩、喀麦隆、中非共和国、加蓬、圭亚那、坦桑尼亚等。
这类国家通常禁止银行为加密货币交易提供服务,或禁止加密货币交易所运营,变相限制市场活动。
---
- 印度:曾对加密货币态度反复,但2025年已加强监管,禁止私人加密货币交易,但支持区块链技术研发。
- 土耳其:虽未完全禁止,但多次发布交易警告,并限制银行提供相关服务。
- 埃及、伊拉克:2025年新增完全禁止的国家,主要因金融稳定和反洗钱需求。
注:各国政策可能随市场变化调整,建议通过官方渠道获取最新信息。
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若侵犯到您的权益,可联系我们删除。(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网站)
电话:13918309914
QQ:1967830372
邮箱:rjfawu@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