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2025-04-18 关注公众号 来源:网络
据链上分析师余烬监测,MELANIA项目方于北京时间2025年4月18日通过社区分配地址转出400万枚MELANIA代币,价值约52万美元。这笔资金被用于在去中心化交易所添加单边流动性。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操作与此前项目方的“流动性释放”模式一致——代币被注入交易池但未配对等量资产,这种单边操作可能加剧市场抛压。
此次转出已是项目方近期多轮代币转移的延续。根据金色财经报道,过去25天内,MELANIA团队已累计抛售672万枚代币,获利超420万美元;而吴说区块链进一步披露,过去一个月抛售总量更达2050万枚,涉及金额1406万美元。若按此次400万枚对应52万美元计算,当前代币均价约0.13美元,较此前0.686美元的均价跌幅超80%,暗示市场信心严重受挫。
面对争议,MELANIA官方账号Meteora曾公开回应,承认发行过程存在“不公平行为”,并声称“仍持有大量代币”。然而,社区用户对此表示质疑:“如果真持有为何持续抛售?”更有分析指出,项目方近期将价值3000万美元的代币分散至多个地址,部分已进入交易所准备出售(腾讯网数据),进一步引发对团队套现离场的猜测。
此次采用的单边流动性添加模式备受争议。与常规双币种流动性池不同,仅添加MELANIA代币而无等值资产,可能导致交易池失衡。有链上专家指出,这种操作可能被用于操纵价格:当代币被低价抛售时,剩余流动性池中的代币可能形成“死亡交叉”,最终由散户承担损失。这种模式在币圈被称为“死亡质押”(Dead LP),常与项目方割韭菜行为关联。
对于投资者而言,此次操作加剧了持有焦虑。一位持有早期投资者在社群中感叹:“从最高点算起,我的投资已蒸发95%,但团队还在不断抛售?”而市场分析师则指出,MELANIA作为Meme币,其价值本就依赖炒作热度,持续的团队套现行为将加速资金撤离,形成“抛售-下跌-恐慌”的恶性循环。
MELANIA事件再次将加密货币项目的治理透明度问题推向前台。有法律界人士指出,若项目方在未充分披露代币释放计划的情况下频繁抛售,可能触及证券法中的“内幕交易”条款。同时,此次事件也暴露出DeFi流动性机制的漏洞,促使行业重新审视“单边流动性”等创新模式的风险边界。
编后语:从“美国第一夫人”概念爆红到如今的争议漩涡,MELANIA的兴衰轨迹折射出加密货币市场的狂热与脆弱。当技术叙事逐渐褪去,项目方的每一笔链上操作都在成为检验其诚意的“试金石”。对于投资者而言,或许更应警惕那些以“社区建设”为名,实则暗流涌动的代币经济设计。
解答:
根据链上监测数据,MELANIA项目方近期多次通过“单边流动性”方式转出代币。这种操作通常是为了套现或平衡市场流动性:项目方将代币转入交易所或流动性池,通过市场交易逐步变现,同时避免直接抛售引发价格暴跌。例如,过去25天内团队已抛售672万枚代币获利420万美元(文档2),而近期400万枚代币转移后,价值约52万美元已添加至流动性池(文档1)。
解答:
大规模代币流出可能引发市场担忧。例如,项目方过去1个月累计出售2050万枚代币(约1406万美元,文档4),叠加近期400万枚的转移,可能导致市场供过于求,进而压低价格。此外,用户若感知到团队频繁套现,可能引发抛售潮。不过,若代币被添加至流动性池(而非直接卖出),短期内对价格的冲击可能有限,但长期信任危机仍存。
解答:
社区普遍质疑项目方动机。部分用户认为团队通过“单边流动性”变相套现,损害持有者利益(文档5提到官方曾道歉承认发行不公)。同时,代币频繁转移至交易所(如文档3提及的300万美元代币流入交易所),加剧了市场对团队退出的担忧。尽管项目方声称操作合规,但持续的抛售行为已引发社区信任危机,部分投资者选择抛售离场。
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若侵犯到您的权益,可联系我们删除。(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网站)
电话:13918309914
QQ:1967830372
邮箱:rjfawu@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