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2025-04-18 关注公众号 来源:网络
近日,量子计算研究公司Project Eleven宣布发起名为“Q-Day奖”的公开挑战,悬赏1枚比特币(当前价值约8.4万美元),奖励首个在一年内使用量子计算机成功破解比特币加密算法的团队。这一举动迅速引发加密货币社区热议,既有人视其为“技术突破的催化剂”,也有人质疑其可行性。Project Eleven首席科学家表示:“我们希望以奖金激励全球量子开发者探索区块链安全的极限。”
比特币的加密基础依赖于椭圆曲线数字签名算法(ECDSA),其安全性建立在“大数分解难题”之上。传统计算机需耗时数百年破解一个私钥,但理论上量子计算机可通过“肖尔算法”在极短时间内完成这一任务(文档1、5)。
目前主流观点认为,商用量子计算机仍处于初级阶段,距离威胁现有加密体系尚需时日。但Project Eleven的挑战却将这一抽象威胁具象化——若有人能在2026年4月前提交有效破解方案,将证明比特币的底层逻辑存在致命漏洞。
- 支持者认为,此次挑战是“加密货币安全性的压力测试”。如币界网报道中引用的Tether技术总监Ardoino观点:“无论成功与否,它都将推动抗量子加密技术的加速研发。”
- 质疑者则指出,比特币网络可通过硬分叉升级算法(如转向“后量子密码学”方案),因此“真正的威胁在于量子霸权实现的时间节点,而非单次破解尝试”。
- 更有趣的是,此次挑战与2023年一幅藏有比特币私钥的谜题艺术(文档3)形成对比——后者是“明码标价”的寻宝游戏,而前者直指技术底层,冲击力更甚。
尽管奖金诱人,但参与者需跨越多重障碍:
1. 硬件限制:当前量子计算机的“量子体积”和纠错能力远不足以处理比特币的256位密钥(文档2提及的ASIC矿机尚无法破解,量子计算机需更复杂运算)。
2. 算法适配:需将肖尔算法与比特币签名机制完美结合,这要求极高的数学建模能力。
3. 生态风险:若真被破解,比特币网络可能在奖金发放前已升级防护措施,导致“胜出者反被时代抛弃”。
此次挑战如同投入湖心的石子,激起的涟漪远超奖金本身:
- 开发者开始加速研究“抗量子签名方案”,如基于哈希函数的Schnorr算法改进;
- 投资者则需警惕“量子焦虑”引发的市场波动,正如2024年IBM量子进展曾短暂冲击加密货币市值;
- 普通用户被提醒重新审视钱包安全——即便量子威胁未至,传统黑客仍可能通过脑钱包漏洞(文档5)或钓鱼攻击窃取资产。
小编建议:Project Eleven的悬赏如同一场高风险的“技术行为艺术”,它既是对量子时代的未雨绸缪,也是对区块链信仰的另类考验。无论结果如何,这场博弈都将深刻影响加密货币的进化轨迹。正如一名Reddit网友调侃:“如果有人真能拿走这1BTC,那他要么是天才,要么就是中本聪本人。”
ProjectEleven发起的“Q-Day奖”要求参赛者在一年内使用量子计算机破解比特币的加密算法(如ECDSA),成功者将获得1枚比特币(约8.4万美元)。挑战强调必须通过量子计算实现,传统计算工具(如ASIC矿机)不在此范围。目前该挑战仍在进行中,但尚未有团队成功破解。
理论上,量子计算机的算力可能破解比特币的非对称加密算法(如椭圆曲线签名算法)。但当前量子技术尚不成熟,无法实现大规模运算。文档4提到,尽管量子运算技术在发展,但实际破解比特币仍需较长时间。比特币社区也在研究抗量子加密算法,如升级至更安全的签名方案以应对潜在威胁。
根据现有信息,ProjectEleven未公开具体参与方式,但需满足以下条件:使用量子计算机完成加密破解,并在一年内提交有效证明。参与者需具备量子计算技术能力,且需通过ProjectEleven的验证。目前该挑战更多是技术实验性质,普通用户难以直接参与(文档1、4)。
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若侵犯到您的权益,可联系我们删除。(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网站)
电话:13918309914
QQ:1967830372
邮箱:rjfawu@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