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2025-04-18 关注公众号 来源:网络
据路透社报道,美国前总统特朗普曾在2023年7月的比特币大会上高调宣称,若再次当选将建立“战略比特币储备”,并解雇阻碍加密货币发展的监管官员。其核心逻辑在于:通过持有比特币减少政府对美元的依赖,同时削弱中国在数字货币领域的影响力。
支持者认为,比特币的去中心化特性可帮助美国在不增税的情况下缓解财政赤字,甚至通过比特币价格波动赚取收益。然而,这一主张也引发争议。有分析指出,比特币的高波动性与能源消耗问题,使其作为国家储备资产的风险远高于黄金或石油。
中国对加密货币的态度长期谨慎。尽管官方禁止加密货币交易和挖矿,但HashKey交易所联席CEO茹海洋近期透露,中国或“借鉴特朗普模式”,将执法部门没收的比特币纳入国家储备。
这一推测并非空穴来风。腾讯网报道显示,部分中国专家建议采取“静默积累”策略——先通过监管渠道收缴民间比特币,再逐步试探国际市场的接受度。此举既能规避政策风险,又能在关键时刻以“战略级持仓”争夺数字货币话语权。
支持者认为,若中国效仿美国建立比特币储备,将打破传统金融体系的美元霸权。例如,比特币可作为偿还外债的“数字筹码”,甚至与人民币国际化形成协同效应。
但反对声音同样强烈。今日头条刊文指出,比特币的匿名性和投机属性可能加剧金融系统脆弱性。中国央行前顾问张教授直言:“将国家信用与虚拟货币绑定,无异于在刀尖上跳舞。”
截至2025年4月,中国官方尚未正式回应比特币储备的可行性。但种种迹象表明,各国对加密货币的战略争夺已进入新阶段:
1. 监管博弈:美国SEC与加密货币企业的拉锯战仍在继续;
2. 技术竞赛:中国在区块链底层技术上的投入持续增长;
3. 地缘政治:俄罗斯已开始研究将卢布与加密货币挂钩的可能性。
正如一位不愿具名的金融分析师所言:“比特币储备或许只是表象,核心是各国试图在数字时代重构全球金融规则。”
小编建议
当特朗普将比特币视为“对抗中国”的武器时,中国的选择将深刻影响未来十年的金融格局。但无论如何,一个共识正在形成:加密货币已从“投机工具”进化为国家博弈的“新战场”。
根据HashKey交易所高管的推测,中国可能参考特朗普的“战略比特币储备”提议,通过整合没收或收缴的加密货币作为国家储备。腾讯网报道提到,中国或采取“暗中积累”策略,待时机成熟再公开宣布。但目前官方尚未明确表态,此类计划仍处于推测阶段,需观察政策动向。
特朗普主张建立国家比特币储备,旨在强化美元地位并与中国竞争。其支持者认为,此举可减少财政赤字并增强美国在加密货币领域的主导权(网易报道)。对中国而言,这可能加速其布局加密货币的战略规划,如腾讯网分析,中国或通过隐性积累比特币避免被美国“技术金融霸权”压制,进而争夺数字货币领域的国际话语权。
支持者认为,比特币的去中心化特性可降低对传统货币体系的依赖,且集中管理能增强国家资产的抗风险能力(参考HashKey观点)。但其价格波动剧烈,可能带来估值风险;此外,加密货币的匿名性也可能被用于非法交易,需完善监管框架。目前各国对此仍持谨慎态度,尚未有大规模实践案例。
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若侵犯到您的权益,可联系我们删除。(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网站)
电话:13918309914
QQ:1967830372
邮箱:rjfawu@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