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2025-04-18 关注公众号 来源:网络
根据最新消息,乌克兰与美国已于当地时间4月17日签署关于矿产资源合作的意向性备忘录。乌克兰第一副总理兼经济部长斯维里坚科在社交媒体上确认,该备忘录旨在确定两国团队的工作框架,并重申了结束协议谈判、最终签署协议的意愿。然而,双方仍需对协议文本进行进一步修订,并提交两国议会批准后才能正式生效。
- 4月17日:双方签署备忘录,成立乌克兰战后重建投资基金,聚焦矿产资源开发合作。
- 4月24日:美国总统特朗普此前表示,双方计划于该日签署最终协议。但目前协议文本尚未完成最终定稿,存在变数。
争议与博弈:
欧洲国家对协议高度关注,法国总统马克龙已两次与泽连斯基通话,试图争取欧洲在乌克兰矿产开发和重建中的参与权。欧洲担忧美国通过协议垄断乌克兰稀土等战略资源,同时美国关税政策可能进一步冲击欧洲产业利益。
该协议名义上为乌克兰战后重建提供资金支持,但批评者指出,其实质可能使乌克兰将部分矿产资源主权让渡给美国,作为军事援助的“隐形偿还”。目前协议细节尚未完全公开,但已引发国际社会对地缘经济博弈的广泛讨论。
后续关注点:
1. 协议文本修订内容(尤其是资源分配比例与主权条款);
2. 美国国会与乌克兰议会的批准流程;
3. 欧洲国家是否会通过施压或调整援助政策影响最终结果。
(数据来源:环球网、中国青年报、中华网等)
根据最新信息,双方已于2025年4月17日签署意向备忘录,确定了合作框架和协议文本修订方向。乌克兰经济部长斯维里坚科表示,协议仍需进一步完善文本,并经两国议会批准后才能正式生效。美国总统特朗普此前称协议将于4月24日正式签署,但最终法律程序尚未完成。
欧洲国家(如法国)担心协议会削弱自身在乌克兰的利益。美国通过协议可能优先获取乌克兰矿产资源(如稀土矿),而欧洲此前已为乌提供大量援助,却未能深度参与重建和资源开发。此外,美国近期推行的关税政策已冲击欧洲产业,若乌克兰资源被美国主导,欧洲在能源和制造业领域的竞争力将进一步受挫,因此急于通过外交施压争取份额。
协议名义上是为乌克兰设立战后重建基金,但实质可能使美国获得资源开采优先权,甚至以“偿还援助”的形式长期控制乌关键矿产。乌克兰虽能换取短期资金和军援,但长远看可能面临资源主权流失风险。目前协议细节未公开,若缺乏透明度,可能加剧国内外对乌政府让渡国家利益的争议。
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若侵犯到您的权益,可联系我们删除。(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网站)
电话:13918309914
QQ:1967830372
邮箱:rjfawu@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