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2025-04-24 关注公众号 来源:网络
当地时间4月3日,美国股市遭遇五年来最剧烈单日下跌,纳斯达克指数狂泻近6%,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重挫逾1200点。这一“黑色星期一”的直接导火索是白宫宣布对全球所有贸易伙伴征收“对等关税”,旨在强化贸易壁垒。消息发布后,市场恐慌情绪迅速蔓延,标普500指数成分股中科技板块领跌,苹果公司单日市值蒸发超千亿美元,七家科技巨头合计损失近7.5万亿人民币(约1万亿美元)。
数据显示,衡量市场波动的恐慌指数(VIX)一度飙升至70以上,远超2020年新冠疫情初期的峰值。投资者的焦虑源于对贸易战升级的担忧——科技股作为美国经济的“风向标”,其供应链高度依赖全球协作,关税政策直接推高企业成本。例如,苹果公司超过60%的零部件来自亚洲供应链,关税冲击使其股价单日暴跌9%,创历史罕见跌幅。
分析人士指出,此次暴跌不仅是对特朗普政策的直接反应,更暴露了美股长期依赖流动性支撑的脆弱性。坤哥谋略在社交媒体中评论:“特朗普加税看似强硬,实则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养老金、退休基金等长期投资者的资产缩水,社会承受力有限,政策执行恐难持续。”
值得注意的是,同期中国A股市场表现相对平稳。上证指数仅小幅下跌0.8%,与美股形成鲜明对比。威哥_178在分析中指出:“A股投资者经历过多次‘过山车’,对政策风险的消化能力更强。”此外,中国近期推出的稳增长措施,如定向降准和基建投资计划,为市场提供了缓冲空间。
尽管部分分析师认为美股可能在短期内反弹(如坤哥预测的“技术性修复”),但长期风险不容忽视。高盛警告称,若关税政策持续,科技企业盈利预期将大幅下调,或引发连锁反应。值得关注的是,白宫内部已出现分歧,有官员私下表示“总统的决策缺乏团队协调,可能损害自身选情”。
小编建议:此次暴跌再次证明,金融市场对政策不确定性的敏感度远超预期。对于投资者而言,短期需警惕贸易战引发的全球供应链重构风险,长期则需关注各国政策应对的平衡艺术——毕竟,股市的每一次剧烈波动,都在重新定义“风险”与“机遇”的边界。
(注:文中数据综合自新浪网、今日头条、百度等公开信息,时间线基于系统设定的2025年背景调整。)
特朗普政府宣布对全球贸易伙伴征收“对等关税”,引发市场对全球贸易战升级的恐慌。这一政策直接加剧了投资者对经济前景的担忧,尤其是依赖国际贸易的科技和制造业企业。此外,高盛等机构警告关税将推高成本,导致科技股集体抛售,如苹果单日市值蒸发数百亿美元(参考文档1、3、5)。
科技股成为重灾区,以苹果、微软、亚马逊等“七巨头”为代表,单日市值合计蒸发近7.5万亿人民币。金融板块(如高盛)也受累于市场恐慌情绪,而与国际贸易紧密相关的制造业和出口企业同样面临压力。值得注意的是,标普500指数中的科技权重股下跌幅度远超大盘。
短期看,市场可能迎来技术性反弹,但贸易战风险未完全消除,波动性仍将高位运行。长期而言,若关税政策持续,企业盈利预期下调或进一步拖累股市。此外,A股等市场因此前经历多次调整,表现相对抗跌,但全球市场联动性增强,美股动荡可能波及全球。恐慌指数飙升至疫情初期水平,显示投资者避险情绪浓重。
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若侵犯到您的权益,可联系我们删除。(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网站)
电话:13918309914
QQ:1967830372
邮箱:rjfawu@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