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2025-05-19 关注公众号 来源:网络
近期,比特币矿工群体中掀起了“撤离美国”的讨论热潮。据行业分析师透露,美国矿工长期依赖东南亚国家提供的矿机设备,而特朗普政府时期推行的关税政策,已对泰国、马来西亚、印尼等主要矿机供应国加征高达25%的关税。这一举措不仅推高了硬件采购成本,还导致供应链效率大幅下降。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矿场负责人坦言:“过去我们从亚洲采购矿机只需1个月周期,现在因关税审核至少延长至3个月,资金压力骤增。”
尽管美国部分州曾以低廉能源价格吸引矿企落户,但联邦政策的摇摆不定正动摇投资者信心。以肯塔基州为例,2023年该州曾推出税收减免政策吸引矿工入驻,但随着2024年大选临近,拜登政府对加密货币行业的监管态度趋于保守。Marathon Digital首席执行官弗雷德·撒切尔近期公开表示,若政策环境持续模糊,公司可能加速向加拿大阿尔伯塔省转移,因其电价稳定且政府提供3年免税期。
数据显示,2024年第一季度美国比特币算力占比已从2022年的42%降至31%,哈萨克斯坦、俄罗斯及非洲部分地区成为新兴聚集地。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矿工2021年集体撤离后曾大量涌入美国,如今新一轮迁移可能使哈萨克斯坦再度受益。当地能源部官员透露,该国计划在2025年底前将数据中心用电价格下调15%,并开放边境地区的天然气资源用于挖矿。
面对资本外流,部分企业尝试通过技术突破维持竞争力。Bitmain近期发布的新型矿机可将能耗比降低20%,但每台售价仍高达1.2万美元。“短期内技术迭代难以抵消政策风险。”行业观察员Ethan分析称,“矿工更关注的是未来五年监管框架的稳定性。”目前,美国国会关于加密货币挖矿的碳排放税法案仍在博弈中,若法案通过,小型矿场或将面临关停风险。
小编建议:从“淘金热”到“迁徙潮”,美国比特币挖矿产业的兴衰折射出政策与市场的微妙博弈。当能源优势被关税壁垒和监管不确定性抵消时,矿工们的选择或许将重塑全球区块链产业版图。
问题一:比特币矿工为何考虑撤离美国?
美国比特币矿工依赖从东南亚(如泰国、马来西亚、印尼)进口矿机,但特朗普任内实施的对等关税政策将税率提升至24%-36%,显著增加运营成本。同时,美国政府对加密货币行业的政策支持不足(如哈里斯团队未积极回应矿企诉求),导致矿工面临成本压力与政策不确定性,从而考虑转移至低税率、能源成本更低的地区。
问题二:关税政策对美国比特币产业的具体影响是什么?
高额关税直接抬高矿机采购成本,削弱美国矿场的全球竞争力。例如,东南亚产矿机若被加征30%关税,矿工需额外承担数百万美元开支。此外,美国虽凭借廉价能源(如肯塔基州政策支持)曾吸引矿工聚集,但叠加关税与政策风险,投资回报率下降,已导致部分企业(如Marathon Digital)计划加速撤离,投资人信心也因行业不稳定性受挫。
问题三:比特币矿工可能迁移到哪些替代地区?
1. 哈萨克斯坦:电力成本低,政府对加密货币持开放态度,成为亚洲热门迁移地;
2. 中东国家:如伊朗(利用过剩油气发电),或沙特(试水加密货币基建);
3. 欧洲部分地区:挪威(廉价水电)、瑞典等可再生能源丰富地区。
此外,部分矿工可能转向继续依赖美国本土低价能源的州(如得州),但需权衡关税与政策风险。
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若侵犯到您的权益,可联系我们删除。(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网站)
电话:13918309914
QQ:1967830372
邮箱:rjfawu@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