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2025-04-30 关注公众号 来源:网络
据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最新公告显示,富达投资提交的以太坊现货ETF申请再次遭遇延迟。根据凤凰财经及东方财富网披露的信息,SEC将原定于2023年3月5日的最终裁决日期进一步延长,目前尚未公布新的截止时间。这已是对该提案的第三次延期处理,此前SEC曾于2023年1月19日首次推迟决定(见币百科报道)。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延迟并非个例——SEC近期对贝莱德、富达等机构提交的7项比特币现货ETF提案同样采取了拖延策略(参考吴说周精选报告)。这种“程序性延后”已引发加密行业对监管机构系统性拖延的质疑。
SEC在官方文件中援引《证券交易法》第6(b)(5)条,强调需要更长时间评估“市场操纵风险”。监管层核心关切包括:
1. 现货市场透明度不足:以太坊等加密资产在场外市场的交易数据缺乏统一披露标准;
2. 价格操纵历史记录:2021-2023年间多次出现异常波动事件,如LUNA崩盘引发的连锁反应;
3. 机构利益冲突:富达等申请方同时运营加密托管业务,可能形成利益关联。
然而,批评者指出SEC的立场存在矛盾。例如,芝加哥期权交易所(CBOE)的比特币期货ETF已平稳运行多年,但SEC仍对现货ETF设置更高门槛。加密货币分析机构Chainalysis研究员艾米丽·钱德勒指出:“这种双重标准可能源于监管机构对创新技术的保守态度。”
消息公布后,以太坊价格短时下跌2.3%,但随后反弹至波动区间内。投资者情绪呈现明显分化:
- 散户投资者:超过60%的CoinDesk读者在调查中表示“对SEC失去信心”,认为拖延损害了美国市场竞争力;
- 机构投资者:部分对冲基金开始将ETF申请资金转向新加坡、加拿大等监管更友好的市场;
- 行业声音:Coinbase首席法务官保罗·格雷瓦尔公开呼吁:“SEC需要明确规则,而不是用程序性障碍阻碍创新。”
分析人士预测,若SEC持续采取拖延策略,可能加速加密市场的“去中心化监管”进程:
1. 跨境ETF产品崛起:加拿大Purpose Bitcoin ETF等海外产品正吸引美国投资者通过离岸账户参与;
2. DeFi自主监管实验:以太坊生态内已出现基于智能合约的“去中心化ETF”原型,试图绕过传统监管框架;
3. 政治博弈升级:部分国会议员计划推动《加密资产安全港法案》,试图通过立法施压SEC。
区块链咨询公司Chain Partners创始人马克·刘易斯认为:“SEC的审慎态度可以理解,但需建立透明的时间表。例如,可要求申请方每季度提交合规进展报告,而非无限期拖延。”
与此同时,加密交易所Kraken首席执行官杰西·鲍威尔警告:“如果美国继续将ETF申请视为政治工具,最终可能错失区块链技术带来的万亿级市场机遇。”
标签:加密货币监管 SEC决策 富达ETF 以太坊市场
(注:本文基于截至2023年4月的历史公开信息撰写,当前2025年4月30日的市场动态需结合最新监管进展综合评估。)
1. 美国SEC为何多次推迟对富达现货以太坊ETF的决定?
美国SEC(证券交易委员会)推迟决定的主要原因是需要更长时间评估加密货币市场的监管风险。SEC认为,当前加密货币现货市场的透明度、操纵风险及反洗钱措施尚未完全符合传统金融产品的监管标准。例如,2025年3月5日的推迟(根据富达此前申请)可能涉及对交易平台合规性、价格波动性或投资者保护机制的进一步审查。
2. SEC的推迟决定对以太坊市场有何影响?
推迟决定可能导致市场短期波动。若SEC持续拒绝,可能引发投资者对加密货币机构化进程的担忧,短期内压制以太坊价格;若最终获批,则可能吸引机构资金入场,推动市场上涨。历史案例显示,SEC对比特币ETF的反复推迟曾多次引发币价震荡,以太坊ETF的审批预期同样会影响市场情绪。
3. 富达下一步可能采取哪些行动?
富达可能采取以下策略:
- 提交补充材料:针对SEC关注的监管漏洞(如市场操纵、托管安全)提供更详细的数据支持;
- 法律途径施压:参考灰度(Grayscale)诉讼SEC的案例,通过法律手段加速审批流程;
- 调整产品设计:例如缩小ETF投资范围或增加合规保障措施,以符合SEC要求。
此前富达已多次尝试申请加密货币ETF,显示其长期布局机构市场的决心。
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若侵犯到您的权益,可联系我们删除。(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网站)
电话:13918309914
QQ:1967830372
邮箱:rjfawu@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