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2025-05-13 关注公众号 来源:网络
根据马来西亚中央银行法案及《2009年国家银行法令》,加密货币在马来西亚不具备法定货币地位,林吉特仍是唯一法定支付工具。不过,该国采取分类监管模式,将加密货币交易视作证券投资行为,要求相关活动需符合证券委员会(SC)制定的监管框架。这一法律定位既明确了加密货币的非货币属性,也为行业发展提供了合规路径。
马来西亚证券委员会建立了数字资产交易所(DAX)分级许可制度。截至2024年底,全国已有包括Hata在内的五家交易所获得正式运营牌照。值得关注的是,前Luno亚太区总经理David L领导的Hata平台,在升级为正式牌照后,其用户交易量同比增长180%,显示出合规化进程对市场信心的提振作用。监管机构同时要求交易所实施严格反洗钱(AML)措施,并建立用户资金隔离账户。
2025年2月,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与泰国前总理他信就东盟加密货币合作展开磋商。双方探讨建立区域性数字支付通道的可行性,计划在跨境贸易结算中试点CBDC(央行数字货币)与合规加密货币的混合使用方案。若该计划落地,马来西亚有望成为东盟区块链技术创新中心,推动区域数字经济一体化进程。
尽管监管体系日趋完善,但马来西亚仍面临两难局面:
非法挖矿持续扰动电力供应,2024年星洲日报调查发现,全国约12%的异常用电与加密货币挖矿相关
散户投资者保护机制尚未健全,SC数据显示去年涉及数字资产的金融纠纷同比上升45%
跨境交易监管存在盲区,约32%海外交易平台仍在向马国民众提供服务
随着SC推进「数字资产投资者教育2.0计划」,以及东盟跨境监管沙盒的启动,马来西亚正试图在创新与风险防控间寻求平衡。金融科技观察人士指出,该国若能妥善处理现有挑战,可能在2026年实现加密货币合规交易量突破500亿林吉特大关,为区域数字经济发展提供可复制的监管样本。
问题一:马来西亚加密货币的法律地位如何界定?
加密货币在马来西亚不具有法定货币地位,林吉特仍是唯一法定货币(依据《2009年国家银行法令》)。加密货币被归类为证券,可合法交易但不可作为支付手段。商户不得接受其作为结算工具,但个人和机构可进行买卖,需遵守证券监管规则。
问题二:马来西亚对加密货币交易有何监管措施?
马来西亚证券委员会(SC)对加密货币交易所实施许可制度,目前仅批准少数平台(如Hata交易所)运营。交易需缴纳资本利得税,税率因持有时间长短而异(如短期交易税率高达28%)。此外,政府严厉打击非法挖矿活动,如通过偷电进行加密货币开采的行为已造成国家巨大经济损失。
问题三:马来西亚是否推动加密货币的区域合作?
马来西亚正与泰国、印尼等东盟国家探讨联合开发区域加密货币方案,旨在促进跨境金融合作。2023年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与泰国前总理他信讨论过相关提案,但具体实施计划尚未明确。此举或与东盟推动数字经济一体化的政策方向相关。
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若侵犯到您的权益,可联系我们删除。(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网站)
电话:13918309914
QQ:1967830372
邮箱:rjfawu@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