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2025-05-19 关注公众号 来源:网络
近年来,打着"民族品牌"旗号的虚拟货币骗局屡见不鲜。根据澎湃新闻调查,2023年曾出现名为"中华币"的网络传销项目,其通过虚构"国务院直属机构"背景、伪造领导人题字文件等手段进行包装,宣称"三年六倍收益",短短数月发行3800万枚虚拟货币,单价从0.1美元暴涨至3美元后崩盘。
当前出现的"中华数智币CNTD"极可能属于同类诈骗手法升级版,其特征呈现三大典型套路:
1. 概念嫁接:将"区块链"、"数智"等科技名词与民族情怀绑定,制造伪民族品牌概念
2. 虚假背书:参考佰佰安全网曝光的"中华币"案例,伪造政府机关批文已是行业潜规则
3. 资金盘模式:承诺年化收益率超300%,通过拉人头返佣发展下线,符合《禁止传销条例》认定标准
中国人民银行等十部门2021年联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防范和处置虚拟货币交易炒作风险的通知》明确指出: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虚拟货币为商品进行广告宣传,投资虚拟货币及相关衍生品违反监管规定。百度知道用户反馈显示,此类项目多由私人公司操控,一旦资金链断裂,投资者将面临血本无归的风险。
建议投资者可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核查发行方背景,登录中国裁判文书网查询涉诉记录。对于宣称"国家级项目"的虚拟货币,更应保持警惕——国务院2023年已正式发文,除央行数字货币外,未批准任何虚拟货币发行项目。
(注:本文基于公开报道撰写,不构成投资建议。如发现涉嫌违法行为,请向公安机关报案。)
中华数智币CNTD是否存在传销风险?
根据历史案例,“中华币”曾被曝光为传销骗局,以“高收益”(如宣称3年6倍回报)和虚假背景(如冒用国务院直属机构名义)吸引投资者,实际通过拉人头发展层级牟利。若“中华数智币CNTD”存在类似特征(如要求缴纳门槛费、收益依赖下线发展),则需高度警惕传销风险。
国家对类似中华数智币的虚拟货币有何规定?
中国明确禁止虚拟货币相关交易活动。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等部委发布的通知,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从事非法集资、传销、洗钱等虚拟货币相关业务。若“中华数智币”宣称在中国境内合法运营,或以“国家背景”为噱头,极可能是违规操作。
如何识别和防范这类虚拟货币骗局?
1. 核查背景:通过官方渠道(如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核实运营公司资质,警惕冒用政府机构或领导名义的宣传。
2. 收益合理性:年化收益率超过6%即需谨慎,宣称“稳赚不赔”“暴富”的项目多为诈骗。
3. 资金流向:要求缴纳会费或依赖拉人头获利的模式,符合传销特征。
4. 咨询监管:对存疑项目,可向当地金融监管部门或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举报查询。
建议:此类项目多以“爱国”“高科技”为幌子,投资者应保持理性,避免财产损失。
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若侵犯到您的权益,可联系我们删除。(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网站)
电话:13918309914
QQ:1967830372
邮箱:rjfawu@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