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稳定币法案遭质疑:科技巨头变“银行”?金融危机隐患引争议

时间:2025-05-23 关注公众号 来源:网络

美国稳定币法案遭质疑:科技巨头变“银行”?金融危机隐患引争议

法案核心争议:科技巨头或将变身“影子银行”

美国国会近期推进的稳定币监管法案引发多方质疑。批评者指出,该法案可能赋予科技巨头类似银行的特权,使其通过发行美元稳定币间接掌握金融话语权。数据显示,全球流通的美元稳定币中,68%的发行公司注册地并不在美国本土,形成监管“真空地带”。这种地缘风险在SWIFT系统7月更新的报文标准中已初现端倪——新增的“加密货币资产”标识暗示跨境监管博弈的复杂化。

美国稳定币法案遭质疑:科技巨头变“银行”?金融危机隐患引争议

市场操纵疑云:政策利好下的“暗箱操作”

法案讨论期间,加密货币市场波动剧烈。据爆料,加密机构WLFI在特朗普出席加密峰会前突击购入2000万美元代币,其代币价格伴随政策风向剧烈震荡。法律学者尖锐指出,若外国实体通过投资USD1等稳定币换取政策倾斜,可能侵蚀美国金融监管的独立性。有分析称,此类操作堪比“数字时代的华尔街暗箱交易”,亟需穿透式监管。

美国稳定币法案遭质疑:科技巨头变“银行”?金融危机隐患引争议

政治僵局:民主党封杀特朗普“炒币条款”

参议院民主党人的态度逆转令法案前途未卜。此前,由数字资产行业支持的《2025年GENIUS法案》(全称《美国稳定币国家创新引导与确立法案》)仅获48票赞成,距通过门槛相差12票。争议焦点在于特朗普团队试图插入的加密货币投资条款,被指为“为资本松绑”。财政部长耶伦公开批评此举是“给金融稳定埋雷”,但法案支持者仍坚持推动立法。

专家警示:警惕“慢动作金融危机”

金融风险专家警示,若法案最终通过,可能催生新型系统性风险。“科技巨头掌控稳定币发行权,相当于在硅谷再造一个华尔街。”某智库研究员比喻道,“这不仅会冲击传统银行体系,更可能让全球金融网络暴露于代码漏洞与算法操控之下。”值得关注的是,国际清算银行(BIS)近期已建议各国对稳定币实施“穿透式审计”,防范跨境资本流动失控。

小编建议:这场围绕稳定币的监管博弈,本质是数字时代金融主权的争夺战。法案能否平衡创新与风险,或将成为全球数字货币监管的风向标。

美国稳定币法案为何遭遇民主党反对?

参议院民主党人反对《GENIUS法案》的核心原因在于对法案与特朗普家族利益关联的质疑。根据知识库信息,民主党认为法案中包含支持加密资产的条款可能与特朗普家族持有的加密货币企业存在利益冲突。例如,参议员理查德·布卢门撒尔已对特朗普相关企业展开调查,指控其可能涉及利益输送和违法行为。此外,民主党担忧法案未能解决稳定币发行公司的监管真空问题(如68%的美元稳定币发行方注册地不在美国),导致地缘政治风险加剧。

当前稳定币监管存在哪些漏洞?

现有监管体系存在明显缺陷:

1. 国际监管空白:全球68%的美元稳定币由非美国公司发行,这些实体游离于美国监管框架之外,可能被用于规避制裁或洗钱。

2. 地缘风险暴露:SWIFT系统7月12日更新的报文标准新增加密货币相关字段,暗示国际支付体系对稳定币的警惕,但美国本土立法滞后加剧了这一矛盾。

3. 政策矛盾:民主党认为《GENIUS法案》对境外发行方约束力不足,无法解决美元稳定币主导权旁落的问题,反而可能强化非美机构的市场地位。

法案失败对加密货币市场有何影响?

法案流产可能带来多重后果:

- 美国监管权威受挫:若无法规范稳定币,美元在全球加密市场的主导地位将进一步削弱,其他国家(如欧洲或新加坡)可能抢占规则制定权。

- 市场不确定性增加:加密行业原本期待法案明确合规路径,如今立法停滞可能导致企业投资保守,延缓“山寨季”等创新周期重启。

- 政治博弈加剧:特朗普政府推动的条款被封杀,暴露两党在加密领域的深层次分歧,未来立法进程或长期陷入僵局。

阅读全文
扫码关注“ 多特资源库
更多更全的软件资源下载
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若侵犯到您的权益,可联系我们删除。(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网站)
玩家热搜

相关攻略

正在加载中
版权
版权说明

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若侵犯到您的权益,可联系我们删除。(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网站)

电话:13918309914

QQ:1967830372

邮箱:rjfawu@163.com

to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