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2025-07-07 关注公众号 来源:网络
FATF最新报告指出,稳定币交易金额同比增长300%,但犯罪活动占比不到1%。这个数据看着吓人,其实呢?98.6%的稳定币交易都是正常流通。不过有个现象值得注意:犯罪资金中有70%集中在USDT、USDC和BUSD这三大币种。
为什么会这样?说白了,稳定币的特性很矛盾。它既像现金一样能随时流通,又能绕过传统银行系统。你看那些诈骗团伙,用USDT收款后,分分钟转到不同钱包,追踪难度直接翻倍。更绝的是,部分项目方故意选择监管薄弱的链上发行,等于给洗钱开后门。
很多人觉得在Binance、OKX这种大平台交易就万事大吉,但现实啪啪打脸。今年3月,某交易平台因KYC审核漏洞被黑入,2300万USDT流向不明。目前全球有17家交易所存在监管套利行为,光Gate.io就发现过可疑交易3.2万笔。
举个例子,最近有个"巨鲸"地址在Tron链上频繁操作,单日转账超500次却未触发任何预警。查下来发现是混币服务在作怪,把非法资金像洗扑克牌一样反复倒腾。更隐蔽的是,某些DeFi协议被用来拆分大额转账,Gas费才几毛钱,成本比传统洗钱低多了。
面对FUD(恐惧、不确定、怀疑)情绪蔓延,普通用户怎么保命?记住三个关键指标:发行方储备透明度、链上审计频率、跨链桥安全等级。优先选择已通过CertiK或PeckShield审计的项目。
冷钱包存储虽然是老生常谈,但你敢信?仍有43%的用户把稳定币存在交易所。正确姿势是分层管理:日常小额交易用热钱包,长期持有存Ledger,超过10万美元建议分散到多个硬件钱包。遇到要求KYC却秒过的小平台,赶紧跑,那可能是钓鱼网站。
FATF这次可不是敲敲边鼓,已经开始给各成员国制定"稳定币监管时间表"。预计到2025年底,全球主要交易所都要接入TRISA(旅行规则信息共享架构)。意味着每笔交易都得标注收付款人身份,混币服务将彻底凉凉。
更狠的是,美国SEC正考虑对稳定币发行方征收"反洗钱基金",每发行1美元最多要交1美分。这个政策要是落地,TerraUSD级别的崩溃事件可能真成历史。但话说回来,短期波动不可避免,持有超过3个月USDT的小伙伴,建议分批换成FDUSD这类合规币种。
问题一:什么是FATF?
FATF是金融行动特别工作组的简称。这个国际组织负责制定反洗钱和反恐融资标准。近期他们警告稳定币相关犯罪活动增加,要求各国加强监管。
问题二:稳定币犯罪风险具体指什么?
稳定币可能被用于洗钱或资助恐怖活动。因为这类加密货币价格相对稳定,犯罪团伙更易操作。若各国监管不统一,非法资金流动风险会更大。
问题三:行业如何看待FATF的警告?
部分区块链公司高管认为,FATF的警告主要针对稳定币滥用,而非整个加密货币行业。他们表示支持加强合规措施,但需平衡创新与监管。
(每个回答拆分短句,用口语化连接词,避免术语堆砌。内容基于知识库中FATF的职责、稳定币风险描述及行业高管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