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2025-07-07 关注公众号 来源:网络
传统稳定币靠银行存款撑腰,现在有人打起了国债主意。拿USDe来说,每发1个币就买1美元国债存进金库。说白了就是把国家欠条当钞票本。
这种模式比银行账户更透明,国债持仓能随时查到链上记录。不过遇到挤兑时,得把国债变现才能兑付,这里头藏着流动性隐患。
美债这东西听着靠谱,真遇上极端行情可不好说。去年3月硅谷银行暴雷时,短期国债都出现过打折甩卖。再说国债价格会随利率波动,万一美联储加息周期,抵押品价值可能缩水。
有趣的是项目方玩起了杠杆:拿1美元国债能借出1.2个稳定币。这和房贷首付30%的逻辑差不多,但链上清算速度比传统金融快得多。
SEC最近盯上了这类产品。说白了就是担心变成"影子银行"——私人发行货币却不受央行管束。要是哪天抵押的国债出了问题,可能引发连锁反应。
话说回来,这种模式确实绕开了传统银行系统。用户不用KYC就能持有,对隐私党算是福音。不过被盯上的话,说不定又要来波合规整顿。
DeFi老炮觉得这是突破,能抗住银行挤兑风险。小白用户却犯嘀咕:为啥要买美债当钱?去年USDe上线时日增发量破亿,今年却缩到几百万。看来大家还是更认美元储备的老牌稳定币。
其实呢项目方也在摸索,有的开始接受黄金、企业债当抵押物。看来纯美债路线可能太刚性,得掺点弹性资产才行。
现在美债支撑的稳定币规模还不到百亿美元,跟USDT几万亿比起来就是零头。但这种模式给DeFi圈开了新思路:能不能用各种债券当货币锚?
在我看来美债支撑的模型虽然稳健,但别忘了2008年国债市场也曾动荡。再说了,链上自动清算的智能合约还没经历过牛熊完整周期考验。这玩意儿就像给自行车装F1引擎,快是快但容易散架。
说到底稳定币终究要平衡三点:合规、安全、效率。光靠国债当靠山远远不够,得配上保险套和灭火器才行。
以美债为支撑的稳定币正在改变金融格局,以下是三个关键问题的解答:
问题一:稳定币如何用美债做支撑?
稳定币公司用美债作储备金,比如每发行1美元USDT或USDC,就存入对应价值的短期美债。美国要求这些美债期限不超过93天,确保流动性。举个例子,当前USDT有约1567亿美元规模,大部分配置在短期国债里。
问题二:这对美元体系有什么好处?
能增加美债需求,降低美国政府借钱成本。过去外国机构在减少美债持有,但稳定币用户多是全球投资者,正好补上缺口。话说回来,这相当于把全球加密货币用户的资金间接变成美国国债的买家。
问题三:发展中国家会遇到什么问题?
稳定币可能吸走当地资金,加重资本外流。比如民众更倾向持有美元稳定币而非本币,可能导致本币贬值。此外国家可能失去部分货币主权,因为民间交易越来越依赖锚定美债的数字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