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年内批出稳定币牌照,加密货币市场迎来新变局?

时间:2025-07-09 关注公众号 来源:网络

香港年内批出稳定币牌照,加密货币市场迎来新变局?

一、政策风向突变,稳定币监管加速落地

港府最新动作有点意思。据SFC官网披露的文件显示,今年年底前要给稳定币发行商发牌照。这跟去年还在讨论虚拟资产税收政策时的节奏完全不同。说白了就是监管层突然按下了快进键。

其实呢,这个转变早有预兆。年初的时候港交所就低调测试了挂钩港元的稳定币结算系统,当时没几个人注意。现在回头看,这操作就像打游戏时英雄技能栏突然解锁了高级技能——准备时间很长,出手就是王炸。

香港年内批出稳定币牌照,加密货币市场迎来新变局?

二、申请门槛超乎想象

看内部人士透露的细则,申请材料光是合规团队介绍就要20页起。最狠的是要求100%储备资产托管,还得找国际四大所做季度审计。这相当于直接给新入场玩家设置了个"亿元起步"的隐形门槛。

有个细节值得注意:目前有资格申请的机构,必须持有银行牌照或者等同金融资质。所以像传统银行反而占了便宜,最近汇丰和渣打都开始招兵买马组建区块链部门。这种反差挺大的,就像让开马车的人突然去造火箭。

香港年内批出稳定币牌照,加密货币市场迎来新变局?

三、市场反应冰火两重天

消息出来后,本地加密圈论坛炸了锅。支持者认为这是行业正规军入场的信号,反对的声音则吐槽监管太严会把创新扼杀在摇篮里。有意思的是,场外交易市场倒是热闹起来,最近两周场外挂单量翻了3倍。

从交易所数据看,USDT和USDC的港元交易对出现资金分流。这说明什么?说明老韭菜们现在玩的是"左手持牌,右手套利"的双线操作。行情软件显示,港元稳定币的溢价率最近波动特别大,有时候一天能差出0.8%。

四、合规成本考验行业生态

跟几家初创公司聊下来,普遍反映筹备合规的花费远超预期。有个项目负责人算过账:单是搭建符合AMSAA标准的审计系统,就要烧掉6个月的研发预算。这种情况下,中小机构要么被收编,要么只能做二级市场做市商。

但也有意外收获。最近出现新的第三方服务商专门帮机构过审,类似"稳定币牌照代办包通过"的业务。这行当收费不菲,但排队的人还挺多——毕竟现在入场晚不如入场巧。

五、未来三个月的关键窗口

现在各家都在抢时间。听说有机构直接包下整层写字楼改装为合规运营中心,连打印机都换成防篡改版本的。监管沙盒的窗口期只有半年,错过这次就得等到2026年。

值得注意的是,离岸市场动作频频。新加坡和迪拜的机构最近频繁来港路演,明着是谈合作,暗地里怕是要挖墙脚。这种跨国监管套利的操作,放在以前是常规套路,现在可不好使了——全球监管机构最近互动频繁,信息共享机制比以前顺畅多了。

小编建议:平衡木上的新玩家

站在观察者角度看,这次牌照发放就像给狂奔的加密行业装了个导航仪。虽然初期会有人抱怨路线太绕,但总比瞎跑强。关键是看谁能先适应戴着镣铐跳舞的节奏——毕竟合规才是下一阶段生存的入场券。说到底,这轮洗牌过后,活下来的可能不是最猛的,但一定是踩对节奏的。

香港为何要在年内发放稳定币牌照?

《稳定币条例》8月1日生效后,香港需要尽快建立合规发行框架。金管局已制定反洗钱、风险管理等规则,牌照发放能推动市场规范化。同时,首批数量控制在个位数,主要是为了防范风险,确保持牌机构具备真实应用场景,比如跨境支付供应链金融。

哪些机构有望获得首批牌照?

目前已知京东币链科技、渣打银行(香港)、蚂蚁数科等机构在准备申请。部分机构已完成沙盒测试,但还需提交正式材料。不过具体名单要等官方公布,毕竟牌照审核门槛高,要求资本实力、技术合规性都达标。

申请稳定币牌照需要满足哪些条件?

申请人必须通过金管局的资质审查,包括资本充足率、储备资产托管机制、反洗钱风控体系。还要明确稳定币的应用场景,不能单纯炒作。比如跨境支付类项目更容易获批,因为符合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定位。此外,发行人需定期披露储备审计报告,确保用户权益。

阅读全文
扫码关注“ 多特资源库
更多更全的软件资源下载
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若侵犯到您的权益,可联系我们删除。(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网站)
玩家热搜

相关攻略

正在加载中
版权
版权说明

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若侵犯到您的权益,可联系我们删除。(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网站)

电话:13918309914

QQ:1967830372

邮箱:[email protected]

to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