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2025-07-11 关注公众号 来源:网络
简单说就是靠代码调控供应量的稳定币,价格锚定美元。跟USDT那种拿美元储备1:1抵押的不一样,这类币纯靠算法调节供需,说白了就是用程序玩击鼓传花。
Frax(FRAX)
市场占有率最高的算法稳定币,采用部分抵押+算法调节。抵押率会随市场波动自动调整,比如行情差时抵押率自动提升,理论上能抗住极端行情。但最近几次市场暴跌它也出现过0.97美元的脱锚情况。
USDD(USDD)
波场TRON生态的项目,自称有10倍超额抵押,但实际抵押资产集中在TRX和BTC这种高波动币种。之前有两次触发过质押率不足的自动补仓机制,所以别看它吹得玄乎。
Neutrino(USDN)
基于Waves公链,今年刚出的新版本改用WBTC作为抵押资产。不过去年它搞过一次史诗级崩盘,当时价格直接跌到0.8美元,投资者损失惨重。
TerraUSD(UST)
2022年5月暴雷事件主角,巅峰时市值超180亿美元。它的机制是销毁LUNA换UST,理论上能无限承兑,结果LUNA被巨鲸疯狂抛售引发死亡螺旋,最终清算时每个UST只能换0.06美元。
Fei Protocol(FEI)
曾获红杉资本投资,2021年创私募融资记录,结果上线第二天就跌破发行价。项目方后来改成与PCV(协议控制资产)绑定,但流动性始终拉胯,现在基本凉透了。
说实话,这类稳定币都是高风险资产。你看Frax撑了三年多,前两天ETH暴跌时它差点又破防。Neutrino这种新秀背后还有作恶公链黑历史,所以建议普通投资者还是买USDC/USDT这类合规代币更安全。
当前算法稳定币总市值比高峰时缩水80%,存活下来的项目都在往"抵押资产多元化"方向转型。但监管政策趋严是最大隐患,美国SEC已经点名这类代币属于证券,未来可能面临下架风险。
建议新手先从现货交易开始,等真正理解了加密市场的波动性,再考虑这类高风险资产。毕竟在熊市里,连稳定币都可能让你钱包归零,这可不是开玩笑的。
1. 常见的算法稳定币有哪些?
目前主流算法稳定币包括:UST(已崩盘)、FRAX、FEI、ESD、BAB、RSV、LUSD、DUSD、MIM和AMPL。这些币通过智能合约调节供应量来稳定价格。
2. 算法稳定币是怎么工作的?
算法稳定币靠数学规则而非美元储备维持锚定。比如AMPL采用Rebase模式,每天自动调整用户余额——价格高了就发币,价格低了就收币。FRAX则是部分抵押+算法混合模式,用USDC和债券机制双重调节。
3. 算法稳定币有什么风险?
这类币最大的风险在于信心崩溃。像UST当时崩盘,就是市场恐慌导致螺旋式下跌。还有机制漏洞风险,比如债券模式可能被恶意套利。说白了,算法再精妙也得靠用户信任撑着。
(注:2025年香港新规要求稳定币必须有合规储备,纯算法模式可能面临更严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