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多家银行探索稳定币:传统金融巨头为何突然押注加密赛道

时间:2025-07-18 关注公众号 来源:网络

美国多家银行探索稳定币:传统金融巨头为何突然押注加密赛道

大银行集体转向加密赛道

最近看到新闻的朋友应该注意到了,摩根大通、花旗银行、高盛这些传统金融巨头都在尝试发行自己的稳定币。这操作确实有点反常,毕竟这些机构以前对加密货币的态度可是相当谨慎。说白了,这背后的原因其实挺简单——他们不想被时代淘汰。

美国多家银行探索稳定币:传统金融巨头为何突然押注加密赛道

为什么是稳定币?

传统银行突然对稳定币感兴趣,主要原因有三个:第一,加密货币市场的波动性实在太大,持有BTC或ETH风险太高;第二,稳定币可以实现快速清算,这对于跨境支付特别重要;第三,现在很多DeFi项目都用稳定币做底层资产,银行不想错过这个风口。

举个例子,摩根大通的JPM Coin已经运行了三年,最近开始支持机构客户用它进行美元结算。花旗银行也在测试自己的Citicoin,目标是建立一套全新的企业级支付系统。高盛更直接,直接和Circle合作,准备把USDC整合进自家的交易平台。

美国多家银行探索稳定币:传统金融巨头为何突然押注加密赛道

技术细节藏着玄机

仔细看这些银行的稳定币方案,会发现它们和普通加密货币完全不同。大部分项目都基于许可链开发,说白了就是不对外开放。银行自己掌握节点权限,这样能保证监管合规性。另外,每个稳定币都严格锚定法币储备,必须做到1:1兑换,这样才能避免类似UST的暴雷事件。

有意思的是,这些机构对底层技术的选择也很有意思。摩根大通用的是自己的Onyx区块链,花旗则选择了Hyperledger Fabric。这说明传统银行并不想直接使用现有的公链,而是更倾向于打造自己的基础设施。

监管博弈才是关键

现在最大的不确定性还是来自政策层面。美国SEC对稳定币的监管态度一直很暧昧,前两天还有议员在公开听证会上质疑这种新型金融工具。不过话说回来,银行们的策略也很聪明——他们正在通过游说影响立法进程,争取把稳定币纳入传统金融监管框架。

其实呢,这种做法很像当年互联网金融刚出现时银行的态度。最开始是排斥,后来发现趋势不可逆,就开始主动参与制定规则。目前看到的情况是,很多银行高管都在公开场合呼吁尽快出台稳定币监管法案,但要求必须保留现有金融体系的核心规则。

普通投资者要注意什么?

对于持有美元的普通用户来说,银行发行的稳定币可能会带来更多选择。但需要注意:这些机构的稳定币短期内不太可能开放给个人用户。目前所有测试项目都只针对机构客户,个人投资者想参与可能需要等到政策明确之后。

另外要警惕的是市场可能出现的套利机会。如果不同银行的稳定币出现汇率差异,可能会引发短期套利潮。不过话说回来,银行肯定会在储备管理和汇率机制上做严格设计,这种机会应该非常有限。

未来会发生什么?

从目前的趋势看,传统银行入场会对现有稳定币市场造成冲击。USDT可能会面临最大挑战,毕竟银行系稳定币在合规性和流动性上更有优势。但这也可能推动整个市场扩容,毕竟新玩家的加入往往意味着更多资金流入。

个人看法是,这种局面可能会持续两到三年。当监管框架确定后,银行稳定币的发行规模可能会迎来爆发式增长。不过话说回来,想要真正取代现有支付体系,这些项目还需要解决跨链互通、手续费成本等核心问题。

美国多家银行为何突然发力稳定币?

最近几年加密货币越来越火,传统银行坐不住了。美联储开始研究数字货币,国会也在推加密货币监管新规。美国银行、花旗这些大机构看准时机,想趁政策窗口期抢先布局。说白了就是想分一杯羹,毕竟现在全球98%的稳定币都和美元挂钩,这市场太诱人了。

传统银行做稳定币会带来什么变化?

银行系稳定币可能支付规则。现在像Zelle、Venmo这些第三方支付工具占了便宜,银行想通过发稳定币把主动权抓回来。比如摩根大通已经搞了个JPM Coin,花旗说要出自己的稳定币,这些动作都在挑战传统跨境汇款模式。未来可能像用微信红包一样,用银行稳定币秒到账,还省手续费。

稳定币真的像宣传的那么稳吗?

理论上1美元1:1储备,但实际操作有猫腻。2022年TerraUSD暴雷事件就证明,储备资产要是出问题,稳定币也会崩。现在美国国会正讨论新法案,要求稳定币发行方公开储备明细。花旗那些大银行现在磨刀霍霍,但监管收紧是必然趋势。说白了就是既要创新又得防风险,这两者怎么平衡还得看后续政策怎么定。

阅读全文
扫码关注“ 多特资源库
更多更全的软件资源下载
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若侵犯到您的权益,可联系我们删除。(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网站)
玩家热搜

相关攻略

正在加载中
版权
版权说明

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若侵犯到您的权益,可联系我们删除。(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网站)

电话:13918309914

QQ:1967830372

邮箱:[email protected]

to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