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2025-07-28 关注公众号 来源:网络
说实话很多人问过这个问题。我翻遍资料发现,稳定币的发行方和抵押物类型直接挂钩。比如你常听到的USDT是Tether发的,USDC是Circle搞的,DAI是MakerDAO的项目。
有意思的是,这些公司背后都有大资本撑腰。Tether背后是Bitfinex交易所,Circle则是Coinbase和高盛系的亲儿子。所以现在明白为啥这些币能占据市场主流了吧?
这类稳定币需要拿美元、欧元等法币做抵押。发行方基本是持牌金融机构,比如Binance的BUSD原本是Paxos发的,后来被纽约监管机构盯上直接停掉了。这说明啥?合规这关过不了,再大的交易所也得栽跟头。
举个例子,Circle发行的USDC现在占了全球稳定币市场35%份额。他们每季度要接受审计,把储备金明细公布出来。但最近审计报告里显示有部分资金存在黑石货币基金里,这操作看得人心里直打鼓。
DAI这类加密抵押稳定币,发行方是去中心化组织。MakerDAO的治理代币MKR持有者投票决定各种参数。不过现在DAI有40%的抵押物是USDC,这算不算变相依赖中心化资产呢?我个人觉得挺讽刺的。
有意思的是,最近有新项目用比特币做抵押发行稳定币。比如Haven Protocol用XHV代币抵押,但因为比特币价格波动大,经常触发清算。这种玩法风险比USDT高多了。
这类币完全靠算法调节供需,比如TerraUSD崩盘前就是典型例子。发行方往往注册在离岸地区,监管机构很难管。现在新加坡和开曼群岛聚集了至少20个算法稳定币项目,但存活率不到30%。
有个新玩法叫"铸币税稳定币",比如Fei Protocol。他们通过协议直接发行,用激励机制保证价格。但这种模式需要持续的资金流入,一旦市场遇冷就容易暴雷。
全球有94%的央行在研究数字货币。中国数字人民币已经进入测试阶段,欧盟的数字欧元预计2025年落地。这种官方发行的稳定币,会把现在的私营稳定币逼到墙角吗?
我跟几个交易所的朋友聊过,他们普遍认为未来3年合规稳定币将占据市场主流。像Circle已经拿了美国银行牌照,Tether也开始收购传统金融机构。这说明什么?稳定币战场已经从加密圈杀进了传统金融的核心地带。
最后提醒新手们:选稳定币要看发行方背景、抵押物透明度和是否合规。别看现在各种新概念满天飞,真要跑路的话,法币抵押型反而更稳妥。毕竟美元背后站着美联储,这背书够硬吧?
稳定币主要由哪些公司发行?
稳定币通常由私营机构或科技公司发行。例如:
1. USDT 由总部位于香港的泰达公司(Tether)发行。
2. USDC 由美国波士顿的金融科技公司Circle与Coinbase合作发行。
3. 其他类型 有些稳定币由电商平台或金融机构推出,比如阿里、京东参与发行的港币锚定稳定币。
这些公司通过抵押法币、加密资产或算法机制维持币值稳定。
稳定币的发行地集中在哪些地区?
主要发行地集中在监管环境较宽松或数字金融政策明确的地区:
- 香港:泰达公司(USDT)总部在此,且香港计划实施《稳定币条例》。
- 美国:Circle(USDC发行方)总部位于波士顿,受美国金融监管。
- 新加坡、开曼群岛等地也常作为部分项目的注册地。
这些地区通常具备成熟的金融体系或灵活的监管政策。
稳定币的发行需要哪些条件?
发行稳定币需要满足以下要求:
1. 资产抵押:多数稳定币需用法币(如美元)、加密资产或算法模型支撑价值。
2. 合规许可:需取得相关金融牌照,如美国的MSB牌照、欧盟的EMI牌照。
3. 技术基础:依赖区块链和智能合约技术实现交易透明性。
4. 监管备案:部分国家要求定期披露储备资产审计报告,比如美国部分州法规。
例如USDC发行时,Circle需定期公开美元储备审计,确保1:1兑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