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2025-08-05 关注公众号 来源:网络
很多新手总问我币圈老猫真名。今天我来揭秘。老猫真名叫余文卓。有些资料写成俞文卓。其实都对。余是本名。俞可能是曾用名。别被搞糊涂了。
你看搜索结果都写老猫原名余文卓。他可是币圈真正的老炮。2013年就开始玩比特币了。那时候多少人连区块链是啥都不知道。他用6000块钱买了20个BTC。当时比特币才300块一个。
说实话我第一次见老猫是在2015年北京的一次聚会。他说话特别快。思维敏捷。大家都叫他猫叔。不是因为养猫。而是他总能抓到关键点。就像猫抓老鼠一样准。
有趣的是老猫本来在事业单位上班。朝九晚五喝茶看报。但他觉得生活太没意思。直接辞职去了上海。一开始还卖保暖内衣。后来才接触币圈。这经历跟我们很多老韭菜差不多。
老猫在币圈的经历太丰富了。他加入过李笑来团队。负责云币网运营。云币网可是国内第一个上线以太坊的交易所。当时EOS还没出来呢。
2016年他写了篇《疯狂的以太坊背后是什么》。文章一开始是付费的。两个月后才公开。结果ETH从几块钱涨到2800。阅读量破百万。他这波预测太神了。
老猫还创建了猫友圈。这是币圈最早的知识社群之一。有8800多人。他搞的"一块听听"讲座特别火。后来大家都跟着学。这种模式现在遍地都是。
令人担忧的是2017年9月4日。国内交易所被叫停。云币网也关了。老猫从云币COO位置下来。转头就去了BigONE当CEO。这转型速度杠杠的。
老猫后来还参与竞选EOS超级节点。有人说是"贿选"。但在我看来这是正常操作。节点竞争本来就很激烈。gas war嘛谁不想多拉点票。
老猫的投资理念很实用。他说"三年不看好的项目。三分钟都不持有"。这话我特别认同。币圈天天FUD。没有长期眼光真容易被割。
他给新人的建议很实在。比特币要配50%以上。这是硬资产底线。第二市值品种配5-10%。自己喜欢的项目别超15%。准备5-10%资金打新。这个配置到现在都适用。
说白了老猫最强调独立判断。他说跟着别人投看不懂的项目。十有八九会rekt。我写文章也经常强调这点。新手最容易犯的错就是盲目跟风。
老猫还主张对冲配置。不要All-in单个项目。这话现在看太对了。多少人因为梭哈一个币倾家荡产。我见过太多巨鲸翻车的例子。
最近老猫加入潘渡当董事了。潘渡是香港持牌虚拟资产管理公司。这说明老猫在合规方向发力了。毕竟现在监管越来越严。
在我看来老猫这类人很珍贵。不光会赚钱。还愿意分享知识。他的《猫说》文章质量一直很高。不像现在有些KOL光会喊单。
币圈变化太快。但真正有价值的人不会被淹没。老猫从事业单位辞职到币圈大佬。这条路不容易。但他坚持做内容。做社群。最终被认可。
有趣的是现在新人根本不认识老猫。只听说过李笑来。但老猫的贡献其实更大。他是早期布道者。影响了很多人。
所以想提醒大家。别光看表面风光。多学习老一辈的经验。币圈沉沉浮浮。只有真正懂行的人才能活下来。老猫就是这样的活化石。
最后说句心里话。币圈需要更多像老猫这样踏实做事的人。而不是天天喊百倍千倍的骗子。希望新人能擦亮眼睛。别被FOMO冲昏头脑。
币圈老猫是谁?
币圈老猫是区块链行业知名人物。
他原本是江苏常州某局的普通公务员。
因为不想过一眼望到头的生活。
他选择离开体制进入币圈发展。
其实呢,2013年他用6000元买了20个比特币。
当时几乎花光了他全部积蓄。
后来他创建了国内首个比特币购物平台。
这个平台叫菠萝集市。
话说回来,早期币圈很小。
可能就100多人互相都认识。
币圈老猫有哪些主要经历?
老猫最早在常州当公务员。
他觉得生活太没意思了。
所以决定出来闯一闯。
先在上海给朋友打工。
后来运营过两家淘宝店。
2013年他开始接触比特币。
几乎把每月收入都投进去了。
2014年做了菠萝集市平台。
还因此上了福布斯杂志。
同年加入李笑来的团队。
建议花20万买域名。
李笑来马上打款支持他。
后来貔貅团队改成云币网。
老猫当了CEO。
现在应该算是币圈元老级人物了。
币圈老猫在云币网担任什么职务?
老猫在云币网当CEO。
他最早是做运营加入团队的。
当时团队还叫貔貅。
李笑来请他帮忙做网站运营。
老猫提出买好域名的建议。
李笑来立刻支持了20万。
团队改名云币后正式上线。
老猫就担任CEO职务。
话说回来,云币算是早期大交易所。
规模比当时其他平台都大。
不过现在币圈变化太快了。
这些早期平台很多都转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