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2025-08-05 关注公众号 来源:网络
我上周刚帮一个粉丝处理马来西亚矿场的问题。他差点把全家积蓄投进去。结果发现政策比想象复杂。
马来西亚对加密货币挖矿的态度有点矛盾。央行不承认加密货币是合法支付工具。但政府又鼓励区块链技术发展。
2023年12月有个重要消息。马来西亚证券委员会(SC)更新了指南。明确说挖矿不违反现有法律。但前提是不干扰公共设施。也不得用于非法活动。
有趣的是。马来西亚电力公司(TNB)态度很关键。他们禁止高耗电设备接入民用电网。工业区则需要特别申请。我去年就见过一个案例。有人用民用电挖矿被罚了3万马币。
说白了。马来西亚挖矿合法但有条件。不是你想挖就挖。
首先得搞定电力问题。民用线路绝对不行。TNB查得很严。去年吉隆坡就有3个矿场被强制断电。理由是"过度消耗公共资源"。
其次要考虑税收。挖矿收益要报税。马来西亚现在对加密货币征30%资本利得税。很多新人根本不知道这回事。等税务局找上门就晚了。
最麻烦的是KYC问题。2024年开始。所有超过5000马币的交易都要实名。我有个朋友因为用假资料注册矿池。结果钱包直接被冻结。
其实呢。工业区矿场相对安全。但成本高得吓人。电费每度0.25马币起。加上场地租金和冷却系统。小矿工根本玩不起。
看到这里你可能慌了。别急。我小编建议了几条实用建议。
首选云挖矿。马来西亚有几家合规平台。比如MEP和HashKings。虽然收益低点。但省心又合法。去年帮粉丝测试过。回本周期大概14个月。比自己搭矿场靠谱多了。
如果真想自建矿场。记住三点:一要工业用电资质。二要环保审批。三要和当地社区搞好关系。别学我认识的那个老兄。矿机噪音太大被邻居投诉。最后被迫搬走。
还有一种野路子。马来西亚华人圈最近流行"家庭矿场"。就是把矿机藏在仓库里。说实话这风险太大。TNB的监测系统很先进。很容易被查到。
令人担忧的是。很多中介忽悠新人说"马来西亚挖矿零风险"。FUD满天飞。其实政策随时可能变。去年新加坡就突然收紧挖矿政策。马来西亚也可能跟进。
在我看来。马来西亚短期内不会全面禁止挖矿。但监管只会越来越严。
国家能源委员会最近在讨论"绿色挖矿"方案。要求矿场必须用可再生能源。这对我们是好事。长期看能降低成本。
有趣的是。马来西亚正在建亚洲最大太阳能矿场。就在柔佛州。预计今年底投产。如果政策支持。可能会开放部分名额给个人投资者。
但说实话。现在入场时机不太好。比特币减半后收益下降。加上电费上涨。小矿工容易rekt。建议观望到2024年第四季度。
最后提醒一句。别信那些"包办手续"的中介。我去年踩过坑。花了2万块办资质。结果发现根本没用。马来西亚政府官网信息最准。自己查最安全。
你看。挖矿这事不能光看合法不合法。关键是怎么操作。希望这篇文章能帮到你。有问题可以留言讨论。我尽量解答。毕竟这行坑太多。少踩一个是一个。
马来西亚挖矿的法律地位具体是怎样的?
马来西亚挖矿没有明确禁止。但也没有专门许可证制度。
证券委员会只管交易不管挖矿。
现有法规只规范数字资产交易行为。
挖矿活动本身缺乏具体监管框架。
其实呢,这种监管空白让从业者很为难。
电费标准和环保要求都不明确。
合法运营商确实存在但都保持低调。
他们担心监管突变和设备安全问题。
话说回来,政府正在考虑制定新政策。
创建专门挖矿许可证是建议之一。
为什么马来西亚有这么多非法挖矿活动?
非法挖矿激增主要是政策不明朗。
监管缺失让不法分子有机可乘。
电力盗窃是非法挖矿主要特征。
2020到2024年损失约1亿美元电力。
2018至2021年损失更是高达5.42亿美元。
非法矿工直接窃取居民商业用电。
举个例子,最近查获的中心每月窃电1万令吉。
监管不连贯也是重要原因。
没有机构专门负责规范挖矿过程。
话说回来,电力公司已开始用智能电表监控。
合法挖矿在马来西亚需要满足什么条件?
目前没有明确的合法挖矿条件。
正规运营商需自行承担风险。
电费必须按正常渠道支付不能窃电。
设备安全和网络防护要到位。
未来可能需要专门的挖矿许可证。
绿色电价计划可能是发展方向。
符合伊斯兰教法的挖矿模式受重视。
马来西亚有水电资源和互联网优势。
其实呢,政府希望把非法活动正规化。
这样被盗电力能变合法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