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2025-08-22 关注公众号 来源:网络
说实话,每次有人问我比特币创造者是谁。我都得先深吸一口气。
比特币创造者用的是中本聪这个名字。但没人知道这是谁。是个日本人?还是团队?至今是个谜。
2008年10月31日。中本聪在密码学邮件组发了篇白皮书。标题是《比特币:一种点对点的电子现金系统》。
2009年1月3日。比特币网络正式上线。创世区块诞生了。上面刻着"泰晤士报2009年1月3日 headline:财政大臣站在第二次救助银行的边缘"。
有意思的是。中本聪在论坛和邮件里很活跃。但2010年底突然消失。留下的代码和文档成了行业圣经。
我查过很多资料。有人说是日裔。因为名字像日本人。但邮件里用的英语太地道。不太像非母语者。
有人怀疑是密码学专家群。比如哈尔·芬尼。可惜他2014年去世了。临终前还否认自己是中本聪。
说白了。中本聪身份成了一种信仰。巨鲸们炒币时都爱提这个名字。仿佛有了精神图腾。
这几年冒出来不少"中本聪"。闹得沸沸扬扬。
2014年。《新闻周刊》说找到了中本聪。是个叫多利安·中本的美籍日裔工程师。结果人家一脸懵。
2016年。克雷格·赖特站出来说自己是。还秀了所谓"证据"。结果被社区喷成筛子。现在还在打官司。
有意思的是。比特币社区特别讨厌有人冒充中本聪。一有风吹草动就喊"rekt"。生怕影响币价。
我经历过2017年那波。当时有个澳洲人自曝是中本聪。币价先涨后跌。韭菜们被割得嗷嗷叫。
所以现在看到"中本聪现身"的新闻。我第一反应是赶紧截图。准备写防骗指南。
话说回来。中本聪留下的最宝贵东西不是比特币。而是去中心化思想。这才是真·财富密码。
很多人不理解。为啥要藏得这么严实?
第一,安全考虑。创造一种挑战央行的货币。风险太大。想想Libra被各国围剿的样子就知道了。
第二,理念问题。中本聪想让比特币独立发展。不希望个人崇拜。这很符合密码朋克精神。
第三,法律风险。早期比特币被用于暗网交易。要是真实身份曝光。怕是得吃牢饭。
令人担忧的是。现在有些项目方故意编造"创始人故事"。包装成中本聪传人。结果项目跑路了。
我踩过这个坑。去年有个项目说核心团队和中本聪有联系。我差点信了。还好老司机嗅觉灵敏。
说白了。真中本聪不会跳出来认领。因为没必要。比特币已经不需要他了。
其实呢。纠结中本聪是谁没啥意义。关键是他创造了什么。
比特币白皮书才9页。但改变了金融史。现在全球央行都在研究CBDC。不就是被比特币刺激的吗?
最牛的是工作量证明机制。解决了双花问题。这设计太精妙了。gas war都打不垮它。
我写过不少文章说。中本聪最大贡献是给了普通人金融自主权。不用看银行脸色。
有趣的是。虽然中本聪消失了。但代码还在进化。开发者社区很活跃。这才是去中心化的真谛。
所以啊。与其猜中本聪是谁。不如搞懂比特币原理。保护好自己的私钥。别被FUD带节奏。
毕竟在这个圈子里。活下来才是王道。我见过太多人因为乱信消息被割韭菜。
最后送大家一句话:别管谁创造了比特币。重要的是你如何用好它。共勉!
中本聪的真实身份有哪些主要猜测?
你看,中本聪这名字其实是个化名。
真实身份到现在还是个谜。
好多人猜测过可能是谁。
《新闻周刊》曾说是个日本裔美国人。
1949年出生,后来移民美国。
但这人出来否认了。
他说自己跟比特币没关系。
另一个热门候选人是尼克·萨博。
马斯克也提过这个人。
萨博1998年就搞过类似比特币的东西。
叫比特黄金。
语言学研究发现他的写作风格。
跟比特币白皮书很像。
还有个澳大利亚人叫克雷格·赖特。
2016年他自称是中本聪。
但很多人不信他。
所以现在还是没定论。
其实呢,可能永远没人知道真相。
中本聪为什么选择匿名?
说白了,中本聪为啥匿名一直是个谜。
可能跟比特币的理念有关。
比特币强调去中心化。
不需要信任第三方。
创始人不露面符合这个理念。
话说回来,早期加密圈喜欢匿名。
很多人用化名讨论技术。
中本聪可能想保护隐私。
搞这么创新的东西。
容易惹来麻烦。
也可能是担心法律问题。
毕竟挑战传统金融体系。
你看,到现在都没人知道他是谁。
这种神秘感反而帮比特币火了。
可能这就是他的计划。
不过这些都是猜测。
他自己没解释过原因。
中本聪对比特币的具体贡献有哪些?
中本聪贡献可不少。
2008年他发了篇重要论文。
叫《比特币:一种点对点电子现金系统》。
这篇论文奠定了比特币基础。
2009年1月他挖出第一个区块。
就是创世区块。
他还写了比特币最初的代码。
建立了区块链的基本结构。
提出了工作量证明机制。
这个机制保证了网络安全。
他设计了10分钟出一个区块。
让系统运行更稳定。
早期他还积极参与挖矿。
据说持有不少比特币。
2010年底他慢慢退出。
把项目交给其他人。
虽然走了但他打下的基础很牢。
比特币后来发展得越来越好。
说白了,没有他比特币可能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