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2025-08-22 关注公众号 来源:网络
说真的,我写区块链文章7年了。环保币这概念,从2020年火到现在。很多人问我,这些打着环保旗号的币,为啥有问题还能继续跑?
其实呢,环保币关停不了,核心原因是区块链的去中心化特性。你想想,传统公司能被政府关停,是因为有实体办公地。但区块链项目呢?代码部署在去中心化网络上。
上周有个粉丝私信我。他买了个叫"绿地球币"的项目。结果发现团队根本没做环保项目。他想投诉,却不知道找谁。这太常见了。
令人担忧的是,很多环保币就是个幌子。项目方说要种树、要减排。但实际呢?多数是空气。他们用环保当噱头,吸引散户接盘。
环保币关停不了,还有个原因是监管跟不上。各国对加密货币的监管政策乱七八糟。有的国家说这是证券,有的说这是商品。
话说回来,环保币团队很聪明。他们故意把服务器架在监管宽松的国家。比如塞舌尔、马耳他这些地方。就算有人举报,当地监管也不鸟你。
有意思的是,很多环保币还玩DAO模式。表面上说社区自治,其实就是把责任推给社区。监管想抓人?发现法人代表是个匿名钱包。
上周我查了个案例。某环保币被指控诈骗。但因为智能合约已经部署,关停需要51%节点同意。结果巨鲸们都不吱声,项目就这么拖着。
环保币关停不了,还有个技术原因。就是gas war。你想强制关停一个项目?得发起治理投票吧?
但发起投票要花钱啊。每笔交易都要付gas费。小散户嫌贵不参与,结果巨鲸们控制了投票。他们可不想自己手里的币变废纸。
我去年帮粉丝处理过类似问题。有个环保币项目跑路了。我们想通过社区投票冻结资金。结果光gas费就花了5个ETH。最后钱没追回来,还亏了手续费。
更气人的是,很多环保币用多链部署。主网在以太坊,备用网在BSC、Polygon。关停一条链?他们马上切到另一条。跟打地鼠似的。
面对关停不了的环保币,散户咋办?说白了,别贪高收益。去年有粉丝冲我喊"这币能拯救地球",结果一个月后rekt。
我建议啊,买之前先查三点:团队有没有实名?环保项目有没有第三方审计?资金池能不能随意转移?
有趣的是,真正靠谱的环保项目反而低调。像ClimateTrade这种,真跟联合国合作的。但人家不搞百倍口号,散户反而不买账。
最近有个趋势。环保币开始搞"碳积分上链"。听起来高大上,但多数是空气。我看过几个项目的白皮书,技术方案全是复制粘贴。
在我看来,环保币关停不了是行业通病。不是环保币特殊,是所有DeFi项目都这样。中心化交易所还能拔网线,去中心化项目根本没网线可拔。
所以新手记住:看到"环保+百倍"的宣传,赶紧跑。真做环保的项目,收益率也就5-10%,跟债券差不多。
我踩过太多坑了。2021年有次KYC被拒,差点以为遇到骗子。后来发现是交易所风控太严。环保币这事儿也是,表面光鲜,里子可能很脏。
最后说句实在话。与其纠结环保币为啥关不掉,不如学着识别项目真伪。我整理了份避坑指南,评论区扣"环保"我私你。
别等被割了才后悔。这行当里,活下来的都是谨慎的。冲太快的,早就rekt了。
GEC环保币究竟是什么类型的骗局?
GEC环保币根本不是真正的环保项目。
你看它打着绿色创业的旗号。
其实呢是个典型的资金盘骗局。
它自称是区块链虚拟货币。
但背后根本没有技术支撑。
说白了就是个传销盘。
平台承诺只涨不跌。
还说30天涨50倍。
90天能翻100倍。
这明显违反市场规律。
参与者主要靠拉人头赚钱。
上线能拿5%的直接奖励。
新手必须找人邀请才能注册。
平台随意操控币价涨跌。
所有规则都由组织者说了算。
为什么GEC环保币能持续多年不被取缔?
监管存在明显漏洞。
多个部门都觉得不归自己管。
平台躲在微信群里运作。
隐蔽性特别强。
话说回来取证难度很大。
参与人数超过200万。
这么多人分散在全国各地。
执法部门很难全面打击。
平台经常封号转移阵地。
比如登录不同账号会被封。
长时间不操作也会被封。
下线人数少照样被封。
组织者不断变换马甲继续骗。
有些地方监管部门不重视。
觉得这不是金融诈骗大案。
参与GEC环保币的实际风险有哪些?
最直接的风险就是血本无归。
平台说关就关没有保障。
你的投资瞬间变成零。
个人信息早就被泄露了。
注册时要实名认证。
身份证上还贴小字条。
银行发现好多客户被骗。
有人拿着手机视频来办业务。
上面全是高收益的诱惑。
拉人头模式已经违法。
涉嫌非法传销被定性。
参与者可能要担法律责任。
你看那些2019年入坑的。
到2020年平台强制关闭。
钱全打水漂了。
新手领的免费矿机。
生产11个币就停了。
想继续挖要再交钱。
典型的套路没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