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2025-08-22 关注公众号 来源:网络
最近老有粉丝问我
碳中和是不是就等于做慈善
其实呢大错特错
碳中和现在是门大生意
特别搭上区块链后更暴利
我亲眼见过有朋友靠这赚了几十万
说白了就是把看不见的碳排放变成钱
去年我调研过几个项目
发现传统碳交易市场问题一堆
中间商赚差价太狠
小企业根本玩不起
但区块链一介入就不一样了
智能合约自动结算
碳积分直接上链
透明得跟玻璃一样
这不就创造了很多新玩法
现在很多公司开始搞碳积分上链
比如某车企
每卖一辆电动车就发对应碳积分
这些积分能在交易所交易
价格从几毛到几块不等
关键是这东西能炒
去年有个项目刚上线
积分价格翻了30倍
虽然最后崩了但确实有人赚到
我建议新手先找大平台做
Binance最近上了碳积分交易区
Gate.io也有类似板块
操作简单还安全
不过要注意有些小平台
发的碳积分可能就是空气
FUD消息一来直接rekt
开发碳追踪类DApp现在很吃香
用户记录日常减排行为
比如少开车多走路
系统自动算成碳积分
开发者收交易手续费
这个模式我已经看到3个项目在跑
有意思的是
有个团队专门做餐饮业碳追踪
餐厅每减少一公斤食物浪费
就发对应代币
结果餐厅老板比用户还积极
因为能拿代币去换广告位
这种生态闭环做得真不错
现在流行碳质押挖矿
把碳积分质押进智能合约
定期领新代币
有点像DeFi但更绿色
我试过一个项目
年化收益15%左右
比银行高多了
但提醒大家
这种项目最容易出问题
很多就是换皮骗局
话说回来
选项目要看有没有真实企业合作
不能光看收益率
收益率太高基本是坑
NFT绑碳中和最近很火
艺术家发NFT同时承诺种树
结果NFT价格直接翻倍
双赢局面
我见过有个项目更绝
每卖一个NFT就公开种树视频
粉丝天天催着发新作品
这种真实感太重要了
现在大家都不信虚的
一定要有链上可查的数据
给企业提供碳数据上链服务
这生意其实最稳
很多大企业要应付ESG报告
手动记录太麻烦
用区块链系统省时省力
我朋友的公司专做这个
一年服务费收30万起
企业觉得这点钱不算啥
毕竟能避免环保罚款
这个模式虽然不性感
但赚钱最稳当
碳DAO现在开始冒头
成员一起投资碳捕捉项目
收益按代币比例分
有点像炒股但更社区化
我在OKX上看到过这种项目
早期加入的赚了不少
不过门槛一般几千U起
小白建议先观望
等市场再成熟点
说这么多赚钱路子
也得提醒风险
碳中和项目监管还不完善
很多就是借概念圈钱
我建议新手先从小额开始
选有交易所背书的项目
别信什么百倍承诺
碳中和是长期生意
短期暴利基本是陷阱
最后说句实在话
碳中和真能赚钱
但得有耐心
别总想着一夜暴富
你看那些真正做实事的团队
反而活得最久
碳交易市场怎么帮企业赚钱?
碳交易简单说就是买卖排放权。
企业少排了二氧化碳就能多出配额。
这些配额可以卖给排超的企业。
比如电厂、钢铁厂经常需要买配额。
国家每年会给企业一定排放额度。
做得好的企业能把多余配额卖掉。
现在全国碳市场价每吨50-60元。
大企业一年能卖几百万甚至上千万。
话说回来,想参与得先做好排放监测。
你得有正规的核算报告才行。
小企业可以找专业公司帮忙对接。
100亩树林一年能赚多少钱?
树林能吸收二氧化碳变成碳汇。
100亩树林一年大概能吸收50吨碳。
按现在市场价每吨50元算。
一年光卖碳汇就能赚2500元左右。
其实呢,这还不算木材和生态收益。
有些地方还有政府补贴。
比如四川有些项目每亩补200元。
但前期投入也不小。
种树、养护、认证都要花钱。
头几年可能不赚钱。
等树林长大后收益会越来越好。
普通企业做碳中和怎么省钱赚钱?
企业做碳中和不光花钱还能赚钱。
举个例子,工厂换节能设备。
电费一下子能省不少。
政府还可能给节能补贴。
像电动重卡,物流公司买了能省油钱。
说不定还有碳积分可以卖。
另外,碳中和认证能提升企业形象。
客户更愿意和环保企业合作。
银行贷款也可能给优惠利率。
你看现在很多大公司都在搞这个。
其实起步不用花太多钱。
先做个小项目试试水就行。
关键是找准自己能做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