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2025-05-22 关注公众号 来源:网络
我国对区块链技术和虚拟货币的监管采取“技术中立、交易从严”的原则。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等十部门于2021年9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防范和处置虚拟货币交易炒作风险的通知》(简称“9·24通知”),区块链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本身并不违法,但涉及虚拟货币的交易、兑换、定价等服务均属于非法金融活动。
关键法律要点:
1. 虚拟货币无合法地位:虚拟货币不具备法偿性与强制性,不能作为货币流通,仅被视为特定领域的“虚拟商品”。
2. 交易服务全面禁止: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提供虚拟货币交易、兑换、集中定价等服务,包括境外交易所面向中国用户的活动。
3. 业务活动严令叫停:虚拟货币相关业务(如发行、交易、衍生品交易)被明确列为非法金融活动,2021年后境内所有交易平台已停止运营。
4. 投资风险自担:参与虚拟货币投资交易活动不受法律保护,损失由参与者自行承担。
虚拟货币交易被严格限制,主要出于以下考量:
- 金融风险防控:虚拟货币价格波动剧烈,易引发投机炒作、非法集资、洗钱等犯罪活动(如文档1、4提及)。
- 维护货币主权:法定数字货币(如数字人民币)才是国家货币政策工具,虚拟货币可能冲击金融秩序。
- 国际监管协同:中国与全球主要经济体(如美国、欧盟)同步强化虚拟货币监管,防止跨境资本无序流动。
尽管虚拟货币交易受限,区块链技术的合规应用仍在快速发展:
- 企业服务:蚂蚁链、腾讯云等平台通过区块链技术优化数据共享与信任机制。
- 数字人民币:央行数字货币(DC/EP)采用区块链相关技术,但由国家信用背书,与虚拟货币有本质区别。
近期仍有部分平台以“区块链+实体项目”为名开展非法集资,投资者需警惕:
- 识别虚假宣传:承诺高收益、零风险的“虚拟币理财”多为诈骗(如文档5提及的灰色地带操作)。
- 拒绝账户出租:协助他人进行虚拟货币交易可能涉及洗钱,面临刑事责任。
- 关注官方渠道:通过中国人民银行、银保监会等权威机构获取政策动态。
当前,我国正推动区块链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但虚拟货币交易始终处于法律禁区。公众需理性看待技术发展与监管边界,避免因盲目投资导致财产损失。
区块链虚拟币交易在中国是否合法?
根据中国现行法律法规,虚拟货币相关交易属于非法金融活动。中国人民银行等七部门明确指出,代币发行融资及交易均属违法,虚拟货币不具备法定货币地位,不能流通使用。任何境内虚拟货币交易平台均被禁止运营,参与交易可能面临财产损失及法律风险。
区块链技术本身在中国是否合法?为何虚拟货币被禁止?
区块链技术本身合法且受政策支持,因其具备数据不可篡改等技术优势。但基于其发行或交易的虚拟货币(如比特币)被禁止,主要原因是:
1. 金融风险:虚拟货币价格波动剧烈,易引发市场投机和金融不稳定;
2. 犯罪温床:交易常与赌博、诈骗、洗钱等违法活动关联;
3. 监管缺失:虚拟货币流通脱离央行监管,威胁国家货币主权与金融安全。
在中国进行虚拟币交易会面临哪些后果?
参与虚拟货币交易可能涉及以下风险:
- 平台风险:境内所有虚拟货币交易平台均为非法,存在卷款跑路、无法提现等问题;
- 法律追责:若涉及代币发行、非法集资等行为,可能被以诈骗、扰乱金融秩序等罪名追究责任;
- 财产损失:虚拟货币无实物及主权信用支撑,价格波动可能导致投资血本无归。
(注:以上小编建议依据中国央行及司法部门公开文件,政策以最新公告为准。)
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若侵犯到您的权益,可联系我们删除。(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网站)
电话:13918309914
QQ:1967830372
邮箱:rjfawu@163.com